山东:2025年底前全面推广智慧工地,实现对房屋市政在建工程全覆盖监管
为进一步规范山东智慧工地建设,提高施工现场智慧管理水平,10月23日,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《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》(以下简称《标准》)新闻通气会,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王润晓详细解读《标准》主要内容并答记者问。
据悉,《标准》由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中心联合清华大学,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专家顾问,携手监督机构、施工企业、科研院所、行业协会等70余名知名专家编制而成,于2024年9月1日开始实施。
对于各市已建有的智慧工地监管平台,要根据《标准》要求升级完善。在《标准》中对各个模块各应用场景的接口通用规则、签名规则及文件上传规则进行了统一,打破传输路径壁垒和数据信息孤岛,确保各级数据互联互通。
《标准》明确了智慧工地平台建设内容,平台用户分为主管部门、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三个层级,涵盖信息管理、人员管理、视频管理、安全管理、质量管理、绿色文明施工、物料与进度管理、BIM应用管理等8个基本模块。
同时,创新了智慧工地评价体系,评价阶段由最终评价转变为阶段评价与整体综合评价相结合。评价方式由单一评价向多方面评价创新,充分考虑应用覆盖度、参数覆盖度、时间覆盖度及应用效果,通过具体科学的评价公式进行计算评价,使评价更加客观、全面。
王润晓表示,下一步,山东将积极推进《标准》落地实施,融合质量、安全、人员、绿色施工等系统,集实时监测、智能预警、联动处置等功能于一体,构建多级联动、统一协同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,加快推动建筑业数字化、智慧化转型升级,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“好房子”,助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山东发布《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》,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开展?
会上,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充分运用《标准》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工作进行详细介绍。
据了解,《标准》规定了智慧工地建设的总体架构、主要内容、建设流程及评价标准,明确了智慧工地建什么、怎么建、如何评,企业可依据《标准》要求进行设备安装和平台建设,也可在《标准》基础之上继续拓展。
建什么,确保“建得全”
针对施工现场参建企业多、业务繁杂、信息量大等特点,《标准》结合项目现场实际,提出了人员、安全、质量管理等8大模块,对每个模块的功能点、建设要求、建设标准都进行了明确。在附录中对各项数据的传输标准进行了统一,避免传输路径壁垒。《标准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智慧工地建设内容混乱、数据无法共享等问题,确保智慧工地功能模块“建得全”。
怎么建,确保“建得好”
山东坚持“经济、实用”原则,保障合理的投入,避免铺张浪费,实现投入和回报的良性循环。《标准》明确了智慧工地建设流程,包括方案编制、安装调试,接口测试、运行维护、开展评价等。智慧工地建设的8大模块中,强化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分值权重,安全管理方面,突出双重预防体系管理、标准化管理、防护和危大工程监测、视频履职等功能;质量管理方面,突出见证取样、沉降自动监测、标准养护室(箱)智能控制等功能。同时,引导企业在完善智慧工地“基础项”应用的基础上,加大“推广项”应用的投入,确保智慧工地“建得好”。
如何评,确保“评得准”
智慧工地建设评价包括阶段评价和整体综合评价,智慧工地等级按照得分多少划分为一星级、二星级、三星级3个等级,依据现场实际,对8个基础模块所包含的基础项和推广项的应用场景及权重进行了明确,综合考虑应用覆盖度、参数覆盖度、时间覆盖度及应用效果,让智慧工地建设评价更加科学,确保智慧工地等级评价“评得准”。